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债发行对象(非公开发行可交
关于私募可交换债与可交换债、可转换债券的关系及相关问题
一、关于私募可交换债与可交换债
私募可交换债和可交换债是非公开发行的债券,主要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人作为上市公司的股东,以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作为质押。这两种债券的主要区别在于,私募可交换债的发行对象不超过二百人,而可交换债的发行则更为公开。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换股,可实现换股减持;如果赎回或回售,则实现低息融资。
二、非公开发行与可转换债券能否一起发行
通常情况下,非公开发行与可转换债券是不能一起发行的。这是因为非公开发行和可转换债券的发行都需要满足特定的条件和融资需求,且这些需求必须有一定的项目背景或特定资金用途。若两种债券的发行基于同一原因,则不允许同时发行。
三、非公开发行可交换的债券对公司股票的影响
非公开发行可交换的债券对公司股票并无直接的利好或利空影响。这相当于公司向他人借钱,与公司的股票价值并无直接关联。
四、可交换债的分类
可交换债可以从发行方式和发行诉求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从发行方式看,可以选择公开和非公开两种发行方式,发行场所可以是沪深交易所或中证机构间报价系统。从发行诉求看,主要包括减持套现、融资需求以及资本运作套利等。
五、可交换债与可转换债券的关系
可交换债与可转换债券在诸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如票面利率、期限、换股价格和比率、换股期等要素。对投资者而言,两者的投资价值与上市公司业绩相关,且在约定期限内可以以约定的价格转换为标的股票。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发债主体和偿债主体不同,所换股份的来源也不同。
六、公募基金关于可交换债的业务模式
公募基金关于可交换债的业务模式主要包括对可交换债的投资、交易以及风险管理。其中,投资方面主要关注可交换债的债券属性和股票属性,通过分析和预测债券价格、利率、汇率等因素来制定投资策略。交易方面则通过买卖可交换债来获取收益。在风险管理方面,公募基金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以应对可能的风险事件。公募基金还可能通过参与私募可交换债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至于具体的业务模式可能会因基金公司的策略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私募可交换债和可交换债是债券市场的重要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具有一定的投资价值。在参与市场时,投资者需要充分了解相关产品的特点和风险,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以获取稳健的投资回报。私募债的法规背景与可交换债的独特魅力
回溯至2015年以前,私募可交换债主要沿用了中小企业私募债的发展脉络。这一旅程始于2012年5月深交所推出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到了2013年,深交所进一步发布了《关于中小企业可交换私募债券业务试点》,随后成功发行了深交所首只可交换私募债“13福星债”。
时光流转至2015年1月,证监会公布了新的公司债办法,推出了三种发行方式:面向公众投资者的公开发行“大公募”,面向合格投资者的公开发行“小公募”,以及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这些债券甚至可附加认股权,或可转换成相关股票的条款,这无疑为私募可交换债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突破了之前“中小企业”的局限。
关于可交换私募债的条款规定,我们可以参照《中小企业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和《深交所中小企业可交换私募债券业务试点办法》。这两个办法对期限、利率、初始换股价、交换期等方面都有详尽的规定。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股票锁定期,债券发行也能完成。试点办法中明确规定,在可交换时不存在限售条件,这意味着发行债券时,即使质押股票处于限售期,只要满足进入交换期时不存在限售条件,即可完成发行。
在实际发行过程中,许多私募可交换债在发行时质押的标的股票确实处于限售状态。与标的股票股东的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可交换债有其独特的优势。例如,与股权质押融资相比,可交换债具有利率更低、质押率更高、融资期限更长和补仓要求更宽松等优势。与大宗减持相比,可交换债在限售期也能为股东带来现金流,且减持价格更高,对二级市场的冲击更小。
那么,可交换债与可转换债券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可交换公司债券(EB)是一种固定收益类证券品种,它赋予债券投资人在一定期限内按约定条件将债券转换成其他公司的股票的权利。它与可转换债券(convertible bonds)有许多相似之处,如票面利率、期限、换股价格和比率、换股期等要素。对于投资者来说,二者的投资价值与上市公司业绩息息相关,且在约定期限内可以以约定的价格转换或交换为标的股票。
二者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发债主体和偿债主体在两种债券中是不同的,可交换债的发债主体是上市公司的股东,而可转换债券则是上市公司本身。所换股份的来源也有所不同,前者是发行人持有的其他公司的股份,后者则是发行人未来发行的新股。值得一提的是,可转换债券转股会导致发行人的总股本扩大,从而可能摊薄每股收益;而可交换公司债券的换股则不会影响标的公司的总股本和收益。
私募可交换债作为资本市场的一种重要金融工具,其法规背景丰富、独特,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也为上市公司股东提供了新的融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