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金融业务将被小米剥离 未来将独立运营
在6月11日凌晨,中国证监会官网公布了小米集团的CDR招股书。这份招股书为我们揭示了小米近几年的蓬勃发展。从2015年至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的营业收入持续攀升,分别达到了668.11亿元、684.34亿元、1,146.25亿元和344.12亿元。在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也有所改善,虽然2015年为负,但在随后的几年中逐渐回升。
这份招股书还详细披露了小米在金融领域的发展策略。小米的金融相关业务已经被整合至小米金融,这是小米集团的全资控股子公司。为了更好地推动小米金融的发展,集团计划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逐步将其剥离成为独立运营主体。这一计划已经获得董事会和全体股东的批准,拟向雷军、小米金融管理层及核心员工授予小米金融期权。
随着小米金融的重组,小米集团为支持其金融发展,提供了约8.3亿美元及2.99亿元人民币的重组贷款。预计在未来,通过实施小米金融期权计划,小米金融将不再作为小米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为了规范未来的交易并保护投资者权益,小米集团与小米金融签订了一份框架协议。协议约定了未来三年(2018-2020年)的金融服务交易限额。这些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借款、信贷、担保服务,以及结算、承兑票据、委托贷款等。双方还就营销服务、全面支持服务、支付结算服务等设定了最高交易限额。
在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金融在小米集团中的收入及税前净利润占比虽然不高,分别为0.90%和0.22%,但其发展势头迅猛,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金融的总资产已占小米集团的13.55%。
回溯至2015年,小米初次涉足金融业务。这些年来,公司所从事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已经涵盖了供应链融资、互联网业务、支付业务、理财产品分销等多个领域。小米以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广泛的用户基础,正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开拓出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