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存在五类问题 证监会多举措遏制违法违规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详述私募基金监管情况
在最近的例行发布会上,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详细阐述了针对私募基金领域的监管情况。他强调,私募基金行业的迅速发展在推动创新创业、拓宽融资渠道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邓舸指出,针对私募基金领域存在的五类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去年已经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监管成效。为继续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2016年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和检查执法工作,对违法违规行为绝不姑息。
他明确表示,私募基金的登记备案并不构成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和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也不作为任何增信手段。投资者在选择私募基金管理人时,应充分评估自身的风险承担能力,提高法制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
邓舸还介绍了证监会为规范私募基金行业运作、加强风险防范所开展的工作。2015年,证监会组织了对140余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销售机构的现场检查,并配合地方对涉嫌非法集资的40余家私募基金管理进行了风险排查。
检查发现,私募基金领域存在五类违法违规问题,包括登记备案信息失真、资金募集行为违规、投资运作行为违规、公司管理失范以及涉嫌违法犯罪。邓舸表示,证监会针对不同情形采取了相应的行政监管措施,包括行政处罚、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和销售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对相关责任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对私募基金管理人立案稽查以及对涉嫌违法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或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邓舸还特别提到了对上海宝银创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27家私募基金管理人以及太原新晋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8个相关责任人采取的行政监管措施。
邓舸的发言展示了证监会在规范私募基金行业、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方面的决心和成果,同时也提醒投资者在参与私募基金时要增强风险意识,理性投资。
私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其健康、规范的发展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在证监会的严格监管下,私募基金行业能够走向更加规范、透明和稳健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