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场内基金价格(场内基金买入价格怎么设
如何知道哪些基金可以场内交易,以及在同花顺软件如何区分某只场内基金是T+0还是T+1呢?
在股票交易软件中,您可以找到可以进行场内交易的开放式基金。这些基金通常被称为LOF基金。要判断一只场内基金是T+0还是T+1,您需要在同花顺软件中查看其交易规则或相关公告。
那么,如何购买场内交易的基金呢?您需要拥有一个证券账户。在了解了基金的类型、评级等基础信息后,您可以通过证券公司的交易平台,进行场内基金的购买。对于新手来说,推荐通过大型证券公司或专业的理财平台进行操作。
关于场内基金的交易方式,大部分场内基金是T+1交易模式,即当天买入,第二天才能卖出。极少部分基金如货币ETF、债券ETF等可以进行T+0交易。关于基金买卖中场内和场外价的概念,场内价指的是在证券交易所内交易的基金价格,而场外价则是在交易平台或银行渠道的价格。
要成功买入场内基金,您需要在交易日通过证券账户进行挂单操作。在了解基金的实时价格走势后,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买入操作。至于如何区分不同类型的基金,您需要学习基金的基础知识,包括其分类、投资策略、风险等级等。利用晨星和中信等评级系统也是选择好基金的好方法。
投资基金需要长期持有的心态,而非频繁买卖。在深入理解基金类型、风险等级等基础信息后,通过合理的投资策略,您才能在这个市场中取得成功。对于新手来说,持续学习和寻求专业建议是非常重要的。在基金天下版块刚刚起步的那段时光,一切都还处于阶段,整个版块仅有一个斑竹打理,人气尚不旺盛。那时的我,已经开始摸索基金投资之道,并在此分享一些个人经验。
基金净值并非购买基金的唯一标准。刚开始投资时,我曾陷入一个误区,总想寻找价格低廉的基金。我甚至一度只关注那些跌破一元的基金,因为我的第一笔投资就是从九毛多的基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这样的策略并不明智,于是开始将目光转向新发行的基金。但请注意,我并非盲目追求新基金,选择依然基于其价格优势。
在回顾过往的投资历程时,我意识到自己的诸多错误。尤其是当我开始关注新基金时,我的决策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我在2005年购买广发聚丰时,曾对其快速的增长感到惊讶。这个基金是股票型基金,持有较多股票,因此增长迅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基金类型的重要性。
大约在2005年年初,大盘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从1300点上下浮动。我的基金净值也随之起伏不定。这段经历让我意识到大盘走势对基金净值的重要影响。尽管长期持有基金是投资的一种策略,但购买时机也同样重要。如果大盘位置较高并可能进行调整,那么投资者需要谨慎考虑购买时机。同样地,当股市出现大幅度波动时,基金净值也会随之波动。
真正让我对基金产生浓厚兴趣的时段始于2006年3月。当时中国股市突破1314点之后,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补偿使得基金净值大幅增长。这一变化促使我开始关注基金的季度和年度报表,以了解其投资策略和投资理念。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补偿谈判也让我看到了专业理财的又一优点——更好地维护流通股东的利益。至今,我会通过查看基金的季度报表来了解其投资思路,并关注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是否明智。
在选择基金时,我认为需要关注几个方面: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基金的总额、最近半年的表现以及大盘的情况。好的基金公司即使在牛市中也能表现出色;优秀的基金经理能带来良好的投资理念;基金的总额不宜过大;最近半年的表现可以预测未来趋势;大盘走势是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我对买入时机也有独特的见解:当大盘上升趋势明确时,我会大胆买入;当我看好后市时,我会坚决买入。我的投资历程中,曾在2005年和2006年做出正确的决策,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在2006年的繁荣期,我见证了基金市场的飞速发展。基金净值的大幅增长刺激了新基金的发行,那时的繁荣景象一直延续至今。如今的我依然关注着基金市场的动态,时刻准备捕捉投资机会。回想起那段时光,基金市场的繁荣与投资者的热情相得益彰,共同创造了一个美好的投资时代。在我初次尝试购买基金时,曾因为误解了基金的发行周期而遭遇了挫折。当时我以为基金发行需要长达20多天,于是我决定等待,但结果却出乎意料,基金一天之内就被售罄。这次经历虽然让我有些失落,却也激发了我对基金投资更深入的思考和。
在2006年的3月至5月间,我的基金投资经历了一段顺风顺水的时期。当基金每天的净值增长仅有几分钱时,我仍然能够入账上万元,仿佛抱到了一个金蛋。这使我开始尝试波段操作,期待通过短期的市场波动获取收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了波段操作的难度。在大盘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早买就能赚得更多。对于开放型基金,由于其净值的计算不同于股票,总是让投资者处于猜测和焦虑之中。我曾尝试使用网络工具测算基金净值,但发现这些工具往往不准确,因为基金的重仓股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我意识到对于不是场内交易的开放型基金,所谓的波段操作实际上是指持有期限在3至6个月的操作,而非每日的买卖。我也尝试了场内交易,但效果一般,因为交易量相对较小,波动也不像股票那样剧烈。
与此我发现新基金的净值增长在前期通常较慢,尤其是相对于老基金。新基金在封闭期后建仓,往往无法及时跟上大盘的节奏,而且持股成本也可能较高。我从2006年5月以后不再购买新基金,而是更倾向于投资次新基金。我认为次新基金为了做出业绩,可能会有一波行情。
基金投资并非没有风险。虽然我在过去的投资中有所收获,但我始终认为基金是理财手段而非投机工具。在牛市趋势明确的情况下,我通常会持有优质基金,耐心等待长期的收益。我并不建议投资者过度追求短期收益,因为市场的波动是难以预测的。我认为一个好的基金至少应该持有3-6个月,在大盘趋势没有变坏前不应轻易卖出。
至于近期市场走势,我认为现在并不是买入的时机。相反,我建议投资者耐心持有现有仓位,多看少动。我并不认为大盘会马上回调,但在市场出现明确的撤退信号时,投资者应该果断卖出。对于2月27日的大跌,我认为是一次普遍性的市场冲击,投资者应保持冷静,理性应对。
基金投资需要长期眼光和稳健策略。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来选择合适的基金,并坚持持有优质基金以获取长期收益。在投资过程中,保持冷静和理性至关重要。在牛市背景下,偶尔的大跌反而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加仓机会。对于那些还在犹豫不决的朋友们,此时并不需要割肉离场。
我自身在买基金的过程中也经历过数次牛市的起伏。以去年为例,当市场在突破前期高点、确认牛市时,我曾遭遇过几次大跌。虽然当时我也尝试波段操作,但准确判断大跌时机并提前逃离并非易事。事实上,能在大跌前洞察先机的人少之又少。我的观点是,在明确的大盘趋势向下时再进行撤离,这才是避免踏空的有效策略。毕竟,完美买卖点的把握是几乎不可能的。
当大盘趋势明确下行后,通常会有反弹,而这段反弹正是我们卖出的最佳时机,尤其是对于那些在大跌后刚进入市场的投资者来说。
对于许多基金投资者而言,他们可能并不关注大盘走势。但在我看来,无论你是否熟悉基金的分析报告,对大盘的趋势分析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是影响你收益的最关键因素。我通常每天会浏览专业网站的大盘分析。如果你时间有限,至少应该每三天看一次。近期大盘的走势将决定你是加仓、减仓还是维持原状。
而对于基金的净值,我的习惯是一个星期才看一次。如果你打算做中长期投资,那么短期的净值变化并不值得过分关注。理财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必每天盯着数字起落。去年,我也曾为此纠结,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每日盯盘,因为我意识到这只会增加不必要的压力,影响自己的决策。
关于如何区分场内场外基金,简单来说,场内就是在股票市场,也就是二级市场;而场外则是股票交易市场外的渠道,如银行、证券公司的代销以及基金公司的直销方式。封闭式基金和ETF基金只能在场内购买,而其他开放式基金则可以在场外购买。
至于通过证券账户购买基金是按当天的基金净值成交,无论是当天15点前还是之后的交易,都是按当天的基金净值或后续交易日的基金净值成交。
对于场内基金在交易日的挂单买入,操作相当简单,直接去买入即可。基金的申购过程通常很少出现不能成功的情况。现在网上开户购买基金十分便捷,如手机开户,且有理财经理全程在线指导。
基金买卖中的场内场外价指的是基金买卖的场所和方式。场内交易涉及在证券交易所内的自由竞价和撮合成交,价格在一日内波动变化;而场外交易则通过基金公司直销或代销机构进行,净值在一天内是固定的,不涉及投资者间的交易。场内交易的操作与买卖股票相似,而场外交易则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申购方式,如通过银行渠道申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