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核发10家企业IPO批文 筹资总额58亿元
IPO批文陆续发放,股市迎来新活力
本报记者 朱宝琛报道
中国证监会于本月末再次启动IPO批文发放流程,第15批IPO批文已经向十家企业下达,预计筹资总额不超过58亿元。这些企业将与沪深交易所紧密协商,确定各自的发行日程,并陆续对外公布招股文件。这一动作标志着资本市场对新一批企业的开放态度,股市即将迎来新的活力。
今年以来,已有158家企业成功获得IPO批文,筹资总额超过市场预期,达到了近805亿元。这些企业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股市的多样性。
详细来看,昨日获得批文的企业中,上交所主板企业表现尤为突出。包括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五家企业成功获得了IPO批文。与此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也有多家企业成功入围,将很快登陆股市,接受市场的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规定,部分发行数量在特定范围内的企业,将采取直接定价发行的方式。这种方式省去了繁琐的询价环节,提高了发行效率。据悉,今年以来已经有超过40家企业采取了这种方式成功发行。
新股审核方面,证监会公告显示,主板发审委将于近期审核多家企业的首发申请。这些企业涵盖了电子、医药、信息等多个行业,他们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市场的选择。创业板发审委也将审核一批企业的首发申请。这些企业经过严格的审核后,将很快登陆股市,接受市场的考验。
至于正在等待审核的企业,目前数量仍然庞大。也有一些企业在漫长的等待中选择了放弃。今年以来,已有35家企业终止审查。这其中,四月份成为终止审查的高峰期,新增了18家企业。这一现象反映了市场的自我净化功能,只有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企业才能真正立足。
总体来看,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步伐稳健,IPO的常态化发行是市场健康发展的体现。随着新股的陆续发行和上市,市场的活力将进一步增强,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时代。期待这些新面孔能在市场上展现出更多的活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