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只ETF基金宣告清盘
国内首只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ETF)黯然落幕,长盛上证市值百强ETF(510700)正式宣告清盘。长盛基金上周发布公告,自2015年10月14日起,该基金将进入基金财产清算期,不再接受投资者的申购、赎回申请。这一事件意味着国内第一例ETF基金正式退出市场。
国内首只ETF基金的退市之路可谓一波三折。今年6月下旬以来,A股市场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暴跌,一大批跟踪指数的基金持续下跌,其中也包括了部分在交易所上市的ETF基金。如今,清盘的阴影终于笼罩在这只首例ETF基金之上。
长盛基金发布的公告透露,长盛上证市值百强ETF的份额持有人大会已经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决定终止该基金的上市并终止基金合同。这一决策标志着国内第一例ETF基金的正式清盘。该基金规模自成立时的6.23亿元,锐减至如今的仅2000多万元,管理费收入更是惨淡至极,上半年仅有5万多元,连相关人员的工资都不够支付。
公开信息显示,长盛上证市值百强ETF在今年的不同时间段内多次出现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低于法定标准的情形。按照相关法规,若开放式基金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基金管理人在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基金终止。显然,这一规定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实上,这并非今年第一起公募基金清盘事件。今年以来,已经有五只公募基金被清盘。除了长盛上证市值百强ETF外,还有国投瑞银瑞易货币市场基金、泰达宏利全球新格局(QDII)、华宝兴业成熟市场动量优选(QDII)、中原英石货币市场基金等四只基金也陆续发布了终止合同议案,先后进入清算进程。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基金公司而言,规模较小的基金尤其是资产低于5000万元的迷你基金,实质上已经成为坏资产。继续让这些基金存续只会让基金公司承担更大的经济损失。清盘对于这些基金公司来说,是及时止损的明智之举。而从行业角度看,一些不被市场看好的基金主动或被动清盘,也是行业正常的新陈代谢。这一过程中,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将逐渐显现,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健康、理性的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