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型基金老鼠仓(2000块基金一天亏了700)
请教基金高手关于股票基金中的“老鼠仓”问题,能否深入解读一下?
老鼠仓,简单来说,确实是庄家利用大量资金来控制股市,从中套利的行为。具体来说,庄家在用公有资金拉升股价之前,会先用个人或其他关联方的资金在低位建仓。等到公有资金将股价拉升到高位时,这些个人仓位会率先卖出,获利丰厚。这种行为就像老鼠一样,偷偷摸摸地建仓、出货,因此被称为“老鼠仓”。
股票里的老鼠仓,指的是某些基金经理或其他相关人士,利用自己的资金提前买入某些股票,然后再利用受托的大家的资金去购买同样的股票,以此推高价格。随后,他们将自己事先买入的股票高价卖掉,获取利润。这种行为是损公肥私的,不能让其他投资者知道,因此被称为老鼠仓。这种行为在中国股市中尤为普遍,因为中国的股市特色就是无庄不成股,而老鼠仓就存在于这些大大小小的庄股当中。其中券商是庄股中的主力队员,利用融资优势拉升股票。但往往由于底部埋仓的老鼠仓出货,导致券商在高位接盘,最终亏损累累。北京大学教授宋国青的经典解释非常有助于理解这一概念。
对于买指数型基金是否可以避免老鼠仓等利益输送带来的损失,实际上并不容易避免。因为即使是指数型基金也存在管理人的操作问题,虽然其操作相对透明和规范,但仍有可能存在违规行为。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该谨慎研究基金的运作方式、管理团队以及历史表现等因素。
至于投资2000元买基金最多会亏多少的问题,理论上存在亏损全部资金的可能性。当然实际情况下,基金的风险管理会力求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私募基金当然也有老鼠仓的概念,只是大部分的私募机构管理的资金规模相对较小,所以不会像公募老鼠仓那样严重。至于中登公司曝出的老鼠仓规模达到了惊人的21亿元。这一数字令人震惊,也凸显了老鼠仓对投资者和市场造成的巨大损害。这些内部人员利用职位之便获取其他私募的操作信息从而获利也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老鼠仓是一种严重损害投资者和市场利益的行为。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保持警惕并谨慎研究基金的各个方面以确保自己的投资安全并获得回报。